2008年8月11日 星期一

2008/08/01 太室山下嵩陽院、大宋龍亭楊家將

早起坐計程車去嵩陽書院,還沒開,問一路人爬山的路,就是書院後小道,一堆當地阿伯阿嬸大姐阿哥早起爬山。
很自以為的封禪台就在山上了。
後來才知道實際上沒這個景點,其實以前封禪就是太室山主峰峻極峰頂(消息來源:嵩山風景區售票阿伯)
我又想攻頂了,然而阿良腳已經廢了,於是分道揚鑣,他找車上去,我爬山,約好十點半回到嵩陽書院。
太室山,哈,就是嵩山派左冷禪的地盤,令狐沖上山還有瞎子圍攻,恆山派尼姑們還在山頂封禪台餐風露宿。
我在路邊買了早餐,邊走邊吃,幸好一路平坦,只是爬山的人還挺多,而且看來多是當地人天天來爬山的。
可能少室山太多遊客,當地人只好爬太室山。
真是健康啊!
平坦而中有小溪流,看著太室山,風景還不錯,只是角度不一樣,還是嵩山棧道感覺險峻。
走了三四十分鐘才到嵩山售票處,似乎只有我一個人買票,其他全是當地人。
我考慮了一陣子才買,畢竟來回只剩不到三小時。
售票處附近有聖池,相傳武則天上山時就在此飲用泉水,倒是不敢喝。
一路上坡都可見嵩山,可是這麼一來,彷彿峻極峰永遠也到不了。
而且昨天的體力經過一晚還沒恢復啊~
我已經感覺自己算很賣力前進了,半跑半躍,實在累的不行還是緩步爬階。
但聽剪票口阿伯說,到頂快的話三個多小時,慢的話四小時,來回三小時,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我也就認了,走到哪算哪了。
首先到老君洞、又稱老母洞,此道廟依山而建,越後越高,連高台都省了。
左右各是石製的金鐘樓,玉鼓樓,上有故事浮雕。
拜的是各式各樣的老母,有的聽也沒聽過,什麼玉蘭母、九蓮母、文殊母。
這裡是沒導遊的...

沿路多是道教寺廟,只有一觀音閣拜觀音,也不知何處出奇。
石壁上有"第一山"的字樣,不知道是不是真是米蒂所書?
值得一題的,中嶽行宮的門聯有"登峰何必全歸李"的字樣,一開始不知什麼意思,一想多半跟武則天有關囉。
遠遠的,可以望見峻極峰峰頂封禪臺了,果然有點像台。
有個亭的蹲瘠獸是八仙,挺難得。
看來已經無法再到下個景點了,只好回頭,豈料下山級快,九點回頭,四十分鐘就到了售票處。
剪票阿伯還記得我,或許我是今天唯一買票的...問我有沒有攻頂,怎麼可能...又不是會飛。
原來剪票口有車到嵩陽書院,不想再走回頭路,遂搭車,十元。
結果同車的三個阿陸仔一人三元,我卻十元,真夠賤的!

教訓五: 無論在哪裡,中國一定要殺價!!!!

下山看看地圖,了解路線,以後有時間的話,應該走這樣的路線。
在嵩陽書院走西邊的路上嵩岳塔寺、法王寺和月亮口,從我這條路的寺廟真的沒什麼。
兩條路在天爺廟會合,上登封壇、峻極峰頂上的封禪台。
之後從東方下去,可以經過二仙洞、嵩山天池、盧崖瀑布、映楓潭,從盧岩寺下
只是這樣一趟也不知道多久,看路程和我的進度,應該一天可以完成啦。

提早和阿良碰面,就去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前有耳熟能詳的李林甫寫的石碑,往裡面走,空氣清新,感覺比中岳廟和少林寺舒服的多。
所謂登峰儒釋道,想不到儒家的地盤最舒服,雖然建築的等級最卑微,灰色磚瓦,屋頂都是懸山硬山。
可能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不燒香。
這一點就差很多了,而且還有小竹林。
這裡有漢武帝所封的樹: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大小正好倒過來,但皇帝金口不能反悔。
其中二將軍雖然裂了,但粗的誇張,據說有四五千年樹齡囉。
曾在嵩陽書院任教的名人不少,司馬光、二程朱熹等等,可以說是宋代理學的發源地。
程門立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哈,可以說是少林有立雪亭,這裡有立雪門。
其中還有黃庭堅寫的石碑。

接下來的行程得從登封到鄭州,再轉開封。
到鄭州的車雖是走高速直達,但竟然在路上拋錨了,幸好已經到鄭州了,下了車叫計程車去火車站。
阿良打電話確定飛機,我則去買回北京的車票。
車站大排長龍,而且接近午休時間,有的售票口還喊出:剩下三人!的口號,害我緊張的要命。
因為一等午休,去開封的時間就耽擱了。
結果雖有買到車票,卻不是最快的動車。可是如果再排就無法早點去開封了。
心一橫,等回去前一天再來排,大不了車開比較久。

接著去客運站買去開封的車票,竟然沒得買!!
原來去開封的車不是在火車站前客運答,而是去二馬路客運站。
這一趟去開封超不順,搭上城際公車,走走停停,而且超擠,大陸仔又不排隊,幸好仍有座位,但得抱著大包行李。
一路上又熱又渴又餓,舔著舌頭想多生一點口水,更是同情非洲難民了,一樣的感覺在強數倍,而且一直持續。

坐計程車到事先訂好的永和賓館,原以為只是同名,沒想到樓下就是永和豆漿。
掌櫃的忘了我有訂了,幸好仍有房間,價錢也一樣,88。真扯,電話訂房難道都不算數?
設備良好,還有飲水機浴缸,就是沒電梯要爬五樓。
狂喝了水,馬上出門,竟發現大相國寺離旅館只有幾步之遙。

喝了水體力也恢復,再解決飢餓。
宋都御街第一樓吃灌湯包。其實還不到宋都御街,但也快了。
吃了三鮮和鴨肉灌湯包,還不錯吃,挺特別,就是渴了些。
吃了後精神大振,在路邊買了雪碧,攔了輛三輪車去龍亭!
五點關門,我們四點多趕著買票入場,只要進的去,賴著不走他們也沒輒。
門口有古裝女導遊,但太肥了,不然還可以僱一下,並以"師師"相稱,豈不美哉?
龍亭東有潘家湖,西有楊家湖,一濁一清,正是象徵潘仁美和楊家將。不過我也看不出兩湖清濁。
(其實潘仁美叫潘美,除了那次怯戰害楊業戰死,大致是個好官,而楊家將大概只有楊業兩父子強,沒什麼傳奇,
還有佘太君其實不幸佘)
兩湖各有小島,就沒上去了,只見楊家湖一堆人在游泳,連岸邊都一堆穿著泳衣永褲的居民,潘家就沒有了。
我們走在通往龍亭的小道,正好將兩湖分開。

吸引我們注意的,是個大概三十出頭的獨身時髦女子,正被一聽就知道是騙子男子搭訕,就是拍照收費的。
那女的竟然還雇了一個,最有趣的是,這女的喜歡找路人攀談,連阿良在龍椅上吃冰照相,也來取笑幾句。
(龍椅據說是泰山之石,趙匡胤拿來穩如泰山)

龍亭所在是以前宋朝的皇宮,但現在是清朝康熙所建,屋頂雖只是歇山重檐,但其下朱紅高台巍峨聳立,比紫禁城任何宮殿雄偉。
最近才複習複習宋朝的歷史故事,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太祖謎樣暴斃(殺人奪權?),太宗剷除傳子障礙太子卻因良心不安發瘋,伐遼失敗,楊業戰死。
真宗壇淵之盟之辱,轉以天授祥符自我催眠,仁宗身世(貍貓換太子的由來),狄青包拯,神宗變法,王安石、司馬光新舊黨爭,等等等等。
所有政治角力,歷史決策,都發生在這裡。
有點感動了。
另外有個蠟像館,不怎麼細緻,還有個貔貅館,不如去北京看。買了個五元的清明上河圖,明天說不定去清明上和園可以對照著看。
在宋王城復原模型上,瓦都是綠色,而且竟然沒有二湖,和現日模樣相差甚遠。

搭遊船去清明上河園,船在楊家湖走,沿途可見天波楊府和翰園,風光不錯,只是近黃昏。
船師傅說晚上清明上河園半價,沒想到這是舊消息了。
晚上更貴,因為最近開始了一個大型夜間實景歌舞劇,最便宜要169。原先計畫是傍晚到晚上來此,因為網上查是十點才關門,還算划算。
但價格提高這麼多,也就作罷。叫個三輪車去天波楊府碰碰運氣,如果還開著就進。
三輪車的大嬸看起來像壞人,一直說要幫我們義務當導遊,我們都不信,也不太答禮,想說到了就在售票處甩了她。
只剩二十分關門,沒法子,難得一趟,總得進去囉。

門口導遊一直說要講解,但楊家將的故事從小也看過好幾次了,而且也知道大都是假的,應該不需要怎麼講解。
據說天波楊府是是在以前天波府建的,只是剩下原先四分之一。
現在的天波府,建築都是新的,裡面就是一些粗糙蠟像。蠟像的故事實在不需要導遊講了。
有天波樓、點將台、不知道什麼池。據說裡面還有楊家槍譜,但從原先的三十六招失傳到二十五招了(應該從楊康失傳的吧)。
途中三輪車大嬸竟然追了進來,逕自跟我們講解,說什麼池後面是六郎裝死,郡主送飯,寇準脫靴跟蹤的地方,故事裡好像有這麼回事。
不過楊家將的故事大都在戰場,可以發生在天波樓的故事也不多啦。
還有個鐘樓,據說有大事發生時會不敲自鳴,當年發生了什麼故事就忘了。
逛了半小時就被趕出來了,不過其實也不值得逛太久,是賣故事的新建築,而我對楊家將的故事也不十分喜歡。
楊六郎、楊宗保和穆桂英的關係,很像薛仁貴、薛丁山和樊梨花的關係,故事太雷同就無趣了。

三輪車大嬸又帶我們去一家百年老店花生糕,可以試吃,酥酥甜甜的,買了一包9元。最後請他帶我們去鼓樓。
一路上她又講潘家湖濁的理由,原來是賣豆腐的把豆渣往裡面倒,潘家湖又比較小,當然就濁啦。
介紹了一下翰園(哇,什麼時候官員的家可以用皇室用的黃屋頂囉?),又去宋都御街看李師師跳樓的礬樓,看了一下晉商會館看古建築,遙望一下鐵塔。
最後面給她車資一共才5塊錢。結果,其實她是個好人啊!我們對她的語氣都不太好,真有點慚愧。
(雖然鼓樓小吃的花生糕一包4塊,但不給試吃)
在鼓樓吃了個QQ像果棟又韌多了的東西,冰糖紅梨,原想去又一新吃套四寶,卻因為只有二人不足一包廂而被拒。
那就吃馬豫興桶子雞,吃起來有點像甘蔗雞,但是是微溫的,不過我沒什麼食物品味,胡說而已。
有趣的是竟然用大算盤來算帳。吃不完打包,回去啃啃是挺好吃的。
步行回旅館。開封果真不大。
晚上去足療,胡謅我們是福州的廈門學生,也不知人家信不信。
走了好幾天路,總算舒服一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