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六點出門,路上攔計程車去火車站,竟然不願意去,只好背著行李花二十分鐘走去。
買了最近一班去洛陽的火車,通過行李檢查,進了車站。
還有時間,坐下來吃早餐,餅又硬又沒味道,豆漿沒豆味更沒甜味,只有燒焦味。
熱的要命!尤其在背大包行李走了這一段之後。
火車到點了還沒通知剪票,又過了十分鐘,毫無動靜,連delay多久都沒說。
一查該火車是從超遠的地方發車的,在不能確定火車何時會到的情況下,我們決定改坐大巴。
教訓一: 絕對不要買不知道從哪裡發車的火車票。
買了大巴,上車前才知道到洛陽需兩個半小時...
路上一直停,乘客上上下下的。
教訓二: 買大巴一定要買可以直達的車。
如此一延誤,比預計晚了兩個小時才到洛陽,如今只能用金錢來彌補時間了...
坐了計程車到王城公園附近的頤和公寓酒店,掌櫃的根本忘了我有訂過房了。
幸好還有房間,房價也和我問的一樣,一晚88,17樓,在一小社區內,設備俱全,值得推薦。
一對老夫妻二十四小時服務,看起來挺和善,實際也是。
放了行李抽空抹了防曬油,急急忙忙的出門趕進度了。
原本公車路線都查好了,但為了趕進度,就搭上了計程車,去汽車站轉車。
師傅建議直接坐去龍門就好,大概三十多元。
一聽,還可以接受,就怕騙人,為了時間寶貴,硬著頭皮就衝了。
路上我跟阿良講陳慶之洛陽神話的歷史故事,又想到我們城下一聚歷經困難後終於實現,不由得熱血沸騰。
這是洛陽!
沒想到到了龍門才28,幸好有坐。
到了龍門已經十一點,很熱,在商店街花十元買了洛陽牡丹扇拼命搧,才覺得涼爽。
門票80,還包括香山寺和白園,花了十元租語音導覽,一定要租,講解很豐富。
石窟集中在西岸,依表情可略微看出年代,較呆板的較早,屬南北朝
晚期的越趨神聖,似笑非笑。
大大小小的佛龕,各有特色,佛像有坐有立,有莊嚴有含笑、觀音有慈悲有性感、力士有精實有威武。
有的是樂隊伴奏,有的是千佛拱繞,佛龕有穹頂有平頂,窟內有單面龕,有三面龕。
有石獅站崗,有寶塔佇立。
神佛足下有須彌座、有蓮花座、有高台、有小鬼。
有全身已脫離石壁而獨立的,也有卡在石壁上的
而這些石像身型圓潤,反映了當時的審美觀,珠圓玉潤。
其中一觀音號稱中國維納斯,身形婀娜,梅蘭芳為飾演天仙以此為靈感。
教派也有不同,有密宗的千手觀音,也有禪宗的西土19祖(第十九祖即為中土禪宗初祖達摩)。
修建人也有不同,上至皇帝武則天,下至平民商人。
有的已達以神分而不以形分的藝術境界,有的還在摸索階段。
各個較大的石窟,還稱作寺廟,有的以前還有屋樑結構,和石壁交互成形,可惜如今盡毀,不然倒是極有特色的建築。
其中最著名的是奉先寺,當然跟呂奉先沒關係,據說還是武則天拿她的胭脂錢建的,傳說中間的佛像還是以她為藍本。
大多介紹龍門石窟的圖片,都是採用奉先寺。
來到東岸已過下午兩點半,西岸背光,很難照相,所以要遊龍門,最好早上去,從東岸遊。東岸的石窟少,且較裡邊。
原本下午還有安排關林,眼下就走一步算一步,隨心遊覽,不趕時間了。
而且大熱天的走上走下,汗出如漿,體力耗費甚大,行走更慢。
到香山寺得爬幾百階,到的時候簡直快不行了,坐在樹蔭下乘涼,聽聽講解。
香山寺曾荒廢過,曾經經過五次修復,所以現在的建築較新,而區區鐘樓鼓樓,底座竟然用上較高等級的須彌座,有點看不過去。
香山寺和幾個名人有關聯,其一是武則天,她定都洛陽,修龍門石窟,東岸的香山寺自然得遊歷遊歷,也得修一修發生一下逸事。
另一個與香山寺結下深厚緣份的正是香山居士--白居易白樂天,基本上他後半輩子就住在這了,還和一些老頭組成香山九老,並用元稹留給他的私房錢重建。
元稹死前,託人請白居易寫墓誌,並以畢生積蓄為酬金,兩人的情誼,實在超越了一般人的友情甚至愛情。
聽到此處,不由得想起見紫薇花憶微之這首詩了。
老蔣和美齡以前也在這住過,這就沒啥好提的了。
香山寺的後門可以通往白園,內有白居易的墓,由於實在太累腳太酸又太渴,沒什麼感覺,就覺得裡面樹很多,終於比較涼了。
一直到琵琶行詩碑前,坐了下來,慢慢的、一字一句的,把琵琶行從頭到尾唸了一遍。
以前背的滾瓜爛熟,現在卻斷斷續續。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的琵琶女,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大詩人。
勾起一幅幅曾經想像的畫面,曾為之黯然的情緒,無酒無茶,以這樣的情緒悼念,不亦可乎?
不過其實,白居易的比起其他大詩人算是很順遂了,李白杜甫幾乎一輩子都是顛簸流離。
離開了白園,要回到龍門入口拿解說器的押金,又走了好長一段,路上買了瓶礦泉水,簡直是甘露。
出龍門,已過關林的開放時間,儘管很近,卻不得其門而入,反而不趕時間了,坐53號公車到老集的真不同吃洛陽水席。
累翻了,車上睡了一覺也就到了。
真不同離老集公車站牌極近,兩步路就到。是老店,木桌木椅。
點了網路上推薦的洛陽燕菜、洛陽肉片和洛陽熬貨(一些內臟),又叫了籠湯包(也就是小籠包)和雪碧。
從來沒喝過這麼好喝的雪碧,極為順口。
而三道菜果然不負水席之名,湯湯水水的,味道不同,各有特色,燕菜酸,肉片甘,熬貨鹹,差異極大,但味道又不會太重,值得一吃。
就兩個人吃而言挺多的,三個人差不多,早知不點湯包。

酒足飯飽,搭9路去王城公園,似乎不收門票,就進去晃了晃。
大陸的公園老是一堆人,打拳寫書法踢毽子,還讓阿良鑑識一下太極球這玩意。
王城公園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之上,遍植牡丹,可惜非季節,牡丹大概五月的時候就都沒了。
除此之外有河圖洛書石刻、牡丹仙子像,逛逛也好,正好把明天的行程挪到今天,於是明天又可以去關林了。
買了最近一班去洛陽的火車,通過行李檢查,進了車站。
還有時間,坐下來吃早餐,餅又硬又沒味道,豆漿沒豆味更沒甜味,只有燒焦味。
熱的要命!尤其在背大包行李走了這一段之後。
火車到點了還沒通知剪票,又過了十分鐘,毫無動靜,連delay多久都沒說。
一查該火車是從超遠的地方發車的,在不能確定火車何時會到的情況下,我們決定改坐大巴。
教訓一: 絕對不要買不知道從哪裡發車的火車票。
買了大巴,上車前才知道到洛陽需兩個半小時...
路上一直停,乘客上上下下的。
教訓二: 買大巴一定要買可以直達的車。
如此一延誤,比預計晚了兩個小時才到洛陽,如今只能用金錢來彌補時間了...
坐了計程車到王城公園附近的頤和公寓酒店,掌櫃的根本忘了我有訂過房了。
幸好還有房間,房價也和我問的一樣,一晚88,17樓,在一小社區內,設備俱全,值得推薦。
一對老夫妻二十四小時服務,看起來挺和善,實際也是。
放了行李抽空抹了防曬油,急急忙忙的出門趕進度了。
原本公車路線都查好了,但為了趕進度,就搭上了計程車,去汽車站轉車。
師傅建議直接坐去龍門就好,大概三十多元。
一聽,還可以接受,就怕騙人,為了時間寶貴,硬著頭皮就衝了。
路上我跟阿良講陳慶之洛陽神話的歷史故事,又想到我們城下一聚歷經困難後終於實現,不由得熱血沸騰。
這是洛陽!
沒想到到了龍門才28,幸好有坐。
到了龍門已經十一點,很熱,在商店街花十元買了洛陽牡丹扇拼命搧,才覺得涼爽。
門票80,還包括香山寺和白園,花了十元租語音導覽,一定要租,講解很豐富。
石窟集中在西岸,依表情可略微看出年代,較呆板的較早,屬南北朝
大大小小的佛龕,各有特色,佛像有坐有立,有莊嚴有含笑、觀音有慈悲有性感、力士有精實有威武。
有的是樂隊伴奏,有的是千佛拱繞,佛龕有穹頂有平頂,窟內有單面龕,有三面龕。
有石獅站崗,有寶塔佇立。
神佛足下有須彌座、有蓮花座、有高台、有小鬼。
有全身已脫離石壁而獨立的,也有卡在石壁上的
而這些石像身型圓潤,反映了當時的審美觀,珠圓玉潤。
其中一觀音號稱中國維納斯,身形婀娜,梅蘭芳為飾演天仙以此為靈感。
教派也有不同,有密宗的千手觀音,也有禪宗的西土19祖(第十九祖即為中土禪宗初祖達摩)。
修建人也有不同,上至皇帝武則天,下至平民商人。
有的已達以神分而不以形分的藝術境界,有的還在摸索階段。
各個較大的石窟,還稱作寺廟,有的以前還有屋樑結構,和石壁交互成形,可惜如今盡毀,不然倒是極有特色的建築。
其中最著名的是奉先寺,當然跟呂奉先沒關係,據說還是武則天拿她的胭脂錢建的,傳說中間的佛像還是以她為藍本。
大多介紹龍門石窟的圖片,都是採用奉先寺。
來到東岸已過下午兩點半,西岸背光,很難照相,所以要遊龍門,最好早上去,從東岸遊。東岸的石窟少,且較裡邊。
原本下午還有安排關林,眼下就走一步算一步,隨心遊覽,不趕時間了。
而且大熱天的走上走下,汗出如漿,體力耗費甚大,行走更慢。
到香山寺得爬幾百階,到的時候簡直快不行了,坐在樹蔭下乘涼,聽聽講解。
香山寺曾荒廢過,曾經經過五次修復,所以現在的建築較新,而區區鐘樓鼓樓,底座竟然用上較高等級的須彌座,有點看不過去。
香山寺和幾個名人有關聯,其一是武則天,她定都洛陽,修龍門石窟,東岸的香山寺自然得遊歷遊歷,也得修一修發生一下逸事。
另一個與香山寺結下深厚緣份的正是香山居士--白居易白樂天,基本上他後半輩子就住在這了,還和一些老頭組成香山九老,並用元稹留給他的私房錢重建。
元稹死前,託人請白居易寫墓誌,並以畢生積蓄為酬金,兩人的情誼,實在超越了一般人的友情甚至愛情。
聽到此處,不由得想起見紫薇花憶微之這首詩了。
老蔣和美齡以前也在這住過,這就沒啥好提的了。
一直到琵琶行詩碑前,坐了下來,慢慢的、一字一句的,把琵琶行從頭到尾唸了一遍。
以前背的滾瓜爛熟,現在卻斷斷續續。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的琵琶女,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大詩人。
勾起一幅幅曾經想像的畫面,曾為之黯然的情緒,無酒無茶,以這樣的情緒悼念,不亦可乎?
不過其實,白居易的比起其他大詩人算是很順遂了,李白杜甫幾乎一輩子都是顛簸流離。
離開了白園,要回到龍門入口拿解說器的押金,又走了好長一段,路上買了瓶礦泉水,簡直是甘露。
出龍門,已過關林的開放時間,儘管很近,卻不得其門而入,反而不趕時間了,坐53號公車到老集的真不同吃洛陽水席。
累翻了,車上睡了一覺也就到了。
真不同離老集公車站牌極近,兩步路就到。是老店,木桌木椅。
點了網路上推薦的洛陽燕菜、洛陽肉片和洛陽熬貨(一些內臟),又叫了籠湯包(也就是小籠包)和雪碧。
從來沒喝過這麼好喝的雪碧,極為順口。
而三道菜果然不負水席之名,湯湯水水的,味道不同,各有特色,燕菜酸,肉片甘,熬貨鹹,差異極大,但味道又不會太重,值得一吃。
就兩個人吃而言挺多的,三個人差不多,早知不點湯包。
酒足飯飽,搭9路去王城公園,似乎不收門票,就進去晃了晃。
大陸的公園老是一堆人,打拳寫書法踢毽子,還讓阿良鑑識一下太極球這玩意。
王城公園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之上,遍植牡丹,可惜非季節,牡丹大概五月的時候就都沒了。
除此之外有河圖洛書石刻、牡丹仙子像,逛逛也好,正好把明天的行程挪到今天,於是明天又可以去關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