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1日 星期一

2008/08/03 中國五千年,河南博物院

今天的行程只有河南博物院,什麼二七廣場的沒興趣,商城遺跡昨天已有一瞥,就是小土丘。
博物院九點才開,七點半有免費早餐,睡的比較晚,七點半才下樓。
一下去才覺得自己太笨,一個旅館住滿了中國人還有免費早餐,盤子內怎麼可能還有食物?
不想再等下一次上菜,因為還有很多人空著盤子等著呢!
認份的去便利商店買了麵包飲料回房間看電視,八點多退房。
坐計程車到河南博物院。

差二十分九點,博物院門口已經大排長龍,原來也跟陜西博物館一樣,免費,但要憑證件領票。
一天的票數有限,於是這一堆人等著領票。
我也加入隊伍後面,到九點二十才進去。
河南博物院也是超棒的地方,和陜西博物館的珍品比起來也不知道誰高誰低。
有說法是:五千年看河南,兩千年看西安,兩百年看北京,二十年看深圳。
四個地方我都去過了,博物館藏之歷史悠久,當屬河南。
有距今七八千年的骨笛,號稱中華第一笛,現在還可以吹河南民謠小白菜。
聚今四五千年的陶制下水道,也是目前發現最早的中國下水道。
夏朝的銅鈴,商朝武丁老婆婦好的眾多精美青銅以酒器為主的陪葬品,貓頭鷹狀的酒器,以蠟蝕法刻出細緻花紋,叫我讚嘆不已。
當然也少不了甲骨文啦,還有銘文。
最早的瓷器原型(西元前13~11世紀)、純金腰帶、玉柄鐵劍、金棺銀槨。
春秋時楚國銘器、編鐘、漢朝大壁畫。
楊國忠進貢唐玄宗的銀錠,武則天從嵩山封禪台往下丟的除罪金簡(哈,無字碑也看過了,看來得來看看武則天的這段歷史了)
其他一些唐三彩啦、宋代青花瓷器啦、明清字畫,感覺起來就不怎麼珍貴啦。
看來胃口真的被養大了。
雖然沒有請導遊,但博物院一堆旅行團都有導遊,湊著聽就算了,反正也不趕時間了。

之後坐車回北京,一路平安。

2008/08/02 開封府、相國寺、鐵塔、清明上河園

較晚起床,先去樓下吃永和豆漿,又貴又難吃,破壞台灣名聲。
去相國寺,還沒開放,遂先叫了輛三輪車悠悠哉哉一路晃去開封府,車還真的一直在晃,感覺有點危險。
開封府不到八點就開了。
開封府是新的建築,鄰近包公湖邊,附近還有包公祠。
進去後,右邊開封府題名記碑列出了曾任的開封府尹。
認識的的有宗澤、范仲淹、歐陽修、馮京,當然還有包青天啦。(另又個蔡襄,不熟)
有個梁適覺得名字很熟,還以為有聽過,原來是跟墨攻的梁城公子同名。
雖然白爛,開封府前當然要假裝擊鼓鳴冤啦。

開封府內的屋頂有灰瓦、灰瓦剪綠邊、綠瓦,比較特別的是潛龍宮是黃瓦。
太早沒導遊,只好瞎逛。
遊了下湖和假山,上了個四層的木製清心樓
內有包公雕像,還有包公留給後人的詩,其中的"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正說明樓名的由來
從一樓到四樓沒啥東西,就是歷屆府尹介紹,還有宋朝官員服適。
在我印象中包公穿黑色朝服,但其實不是,包公四品,應該是紫色蟒袍吧。
清心樓頂的樑柱結構挺有趣,四個腳柱撐起橫樑兩兩相連,構成一個四方形中間還有大叉叉。
來到開封府的後方,有包公蠟像展,這個蠟像館比龍亭的蠟像好上百倍。
阿良一進去乍看還以為是真人,原來這是某所大學教授帶領學生完成的作品。
頭髮是真頭髮,眼珠用醫學用的假眼,我還沒看過這麼真的蠟像呢(雖然我也沒看過多少蠟像)。
府內基本上就這個最有價值,其他都是新的,賣的也是故事,自然也少不了其他雕像。
有繼任包公的歐陽修,包嚴歐寬,但又不散慢,曾經宋仁宗替一權貴求情,歐陽修反而讓他罪加三等。
這也看出開封府的某些權力甚至獨立於王權。
有蘇軾和司馬光當開封官員時的政績故事(也不是什麼有趣的故事,就忘了)。
有象徵開封府政教合一的建築(三清觀),中央行政機關內有道廟,理由竟然是沒空間?
有監牢,分死囚和普通監獄,其中還立了個牌子說關楊志,裡面連個雕像也沒有,貞沒誠意。
有趣的是死囚房還做了防止越獄的流沙牆,囚犯如果鑿壁,外面的沙子會灌進囚室讓他窒息。
開封府主殿有著名的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
而黃色的潛龍宮原來是因為宋太宗和真宗當皇帝之前,都曾做過開封府尹(實習當皇帝?)
所以包括太祖三人,都有神像在內。
有個4D的電影院,不想花這個錢。

逛了一小時正要出去,卻出不去,原來是九點包公辦案不准閒雜人等進出。
演員們遊行走位,由包公歡迎民眾由開封府,順便接受秦香蓮的陳情,估計還久,也不精采,就從側門溜了。
比預計時間晚了,包公祠也不逛了,趕回旅館退房。
寄好行李散步去大相國寺。印象中宋朝的故事好像一大堆都發生在大相國寺。
高衙內調戲林沖妻子、魯智深倒拔垂柳、狄青避家、展昭出家、五鼠鬧相國。
這裡原本是信陵君住宅,寺始建於北齊,其中經毀壞整修,規模已比之前小了許多。
屋內大多綠色琉璃瓦頂,也有琉璃瓦聚錦頂,屬皇室寺院。
相國寺我們見到最後的韋陀天王,持杵平舉。
比較有趣的還有魯智深拔柳雕像、清朝的四面千手千眼觀音(據說花了幾十年才完成,但看起來沒那麼細緻啊?)
裝觀音的建築很奇怪,叫八角琉璃殿,是我從未見過的建築形式,中心是個亭子,四周卻又圍著遊廊。
還有很多粗糙的、各式各樣的佛像,連濟公都有,還有印度和尚,就不知什麼名堂了。
而四天王像和一般寺廟不一樣的,再於有一原先持龍的,現在持一個龍首蛇身的,因為這是皇室寺院,不能對龍不敬。
這裡的鐘鼓樓較怪,還有供奉神明。
後方也有藏經閣,竟然寫"法輪常轉",還以為都被禁光了呢,哈。

出了門直接坐計程車到鐵塔,十幾塊不到吧。
剪票口也就是山門的形式有趣,擎檐柱和金柱沖天而起,突出兩三公尺。
到鐵塔還有一段距離,中間沒啥,就一些牌坊,還有屋頂長滿雜草的主殿。
天氣好的嚇人,能見度很高,天又藍,是這幾天唯一的好天氣,其他時候空氣都灰灰的能見度都有限。
就是背光。
鐵塔號稱中國第一塔,其實材料不是鐵,是琉璃(彩色水晶玻璃?還是只是上釉的瓦片?還是天藍綠柱石?)
只是看起來像生鏽了的鐵。
據說有點歪了,以後會越來越歪,豈不成了開封斜塔?
好像是八角實心塔,不能上。但是的確壯觀。
司機在路上說原本開封還有更高的塔,但在抗戰被炸了,只剩三層。
很漂亮。
可以說是這趟所見最有特色最美的建築。
在這裡買了汴繡,意思意思。

搭車回宋都御街吃飯。
其中一道奶蘆薈清涼退火又好吃。

還有下午的時間,正如預期,逛清明上河園。
太陽很毒,我的帽子丟在關林,只好又買一頂,順便躲起來吃冰研究遊園路線和節目時間表。
清明上河園是宋代主題遊樂,和大唐芙蓉園性質類似,大唐芙蓉園建築比較好,清明上河園勝在緊湊節目。(不過或許是芙蓉園太晚到,沒看到節目)
而且此時天氣極佳,很少人在路上走,就只我們為了夠本在太陽下走。
走走看看,不知道名堂,感覺已經很像明清建築了,而且一堆都是黃瓦紅牆,沒啥特色。還沒看到跟清明上河圖有啥關係。
如果有各個建築的所根本的出處,那會更有趣。
比較有趣的是介紹宋朝人的衣服,其中的歌妓服裝雖然露的極少,但緊身窄褲下端喇叭褲,真是性感。
難怪那時名人雅士身旁總是有歌妓相伴,真是難怪難怪。
少女服雖然典雅有氣質,比起來就不吸引目光了。(黃蓉服飾?)
另外有趣的是小遊樂園,也有一般夜市的套環、射擊和飛鏢,射箭也不稀奇,最稀奇的是連弩和小李飛鏢!!
雖然不便宜,還是玩了。
連弩和印象中的連弩一樣,不用使力,可以連珠連發,只是不好瞄準。
小李飛鏢比較平常,就是小鐵箭尾端加上紅條。
連弩可就有趣了,還稍微有後座力。

還有鬥雞場,只是去的時候沒場次,倒是可以看看鬥雞,大部分的鬥雞都會擺擺頭啄啄羽毛,
偏偏有隻鬥雞就如同莊子所說最強鬥雞:呆若木雞。真的是幾乎一動也不動,還一度懷疑是假的。
如果有機會,真想看看莊子是不是在唬爛。

還有馬球表演,也是沒場次,畢竟中午休息。
一個半小時走馬看花,兩點開始緊湊看表演。
民俗絕活:用頭上樓梯、軟骨功、用嘴巴為支點旋轉身體。
氣功噴火、包公秤重、布袋戲。
中間休息一兒,看武大郎賣老婆照相,王員外招親。
正好看表演的人群散了,我們也有空閒拿出清明上河圖來比一比。
原來所在這條街道,竟是清明上河圖的一比一實景。
一一對照,其樂無窮。
後來又有楊志賣刀的表演,幾個人穿古裝演演戲罷了,就除了個喊"殺人啦"的古裝美女可看外,就沒啥了。
另外古代幻術其實也沒表演啥魔術,還是特技表演,小女孩用腳轉小缸、桌子、裝人大鋼,辛苦至極。

由於怕沒有車到鄭州,所以我們定三點半走,結果還是為了看表演四點才走。
不過還好,最晚的車似乎是八點以後。
在度坐上了慢車,不過問車站人員似乎也只有車可以做,和河南朋友告知的不太一樣...
這次買了水才上車,所以感覺就沒這麼差了。

到鄭州才找了旅館,住的是連鎖酒店好宜家,竟然差點客滿,害我們得睡雙人床,不過床也挺大,還好。
其實是前面有個可憐卻又龜毛的學生四人組,嫌酒店貴,卻又只剩一間三人房和雙人房。
如果他們不住,我們就可以住價格差不多的三人房,比較爽。
扯半天,他們還是決定住了。

安頓好首先去火車站買我明天要搭的動車,又買票又退前幾天買車的票,中國車站一向人多,排了半天的隊。
回旅館又大塞車,只能自己走路。
一怒之下,就去吃好料的:豫菜。
服務員在門口接待,看我們賣相不佳,風塵僕僕,遲疑著問我們是否兩位。
不料我們真的是來吃飯的。
這頓飯吃的極爽,河南的最後一頓晚餐,盡選特色的。
三道菜: 鍋貼豆腐、道家八珍、河南烤羊。
其中豆腐用煎鍋貼的方式來做,輕淡可以當主實,八珍湯材料豐富、湯頭鮮美,烤羊極嫩且骨肉分離,以孜然調味。
三樣都是沒吃過的特色菜,又都很好吃。
兩人吃的乾乾淨淨,連飯也沒叫就超飽的了。一頓飯差不多就是一晚房間錢。
想起學生四人說交了訂金就沒飯吃了,更覺同情...

阿良約好計程車,明早的飛機,看來只有我可以吃旅館免費的早點了,哈。

2008/08/01 太室山下嵩陽院、大宋龍亭楊家將

早起坐計程車去嵩陽書院,還沒開,問一路人爬山的路,就是書院後小道,一堆當地阿伯阿嬸大姐阿哥早起爬山。
很自以為的封禪台就在山上了。
後來才知道實際上沒這個景點,其實以前封禪就是太室山主峰峻極峰頂(消息來源:嵩山風景區售票阿伯)
我又想攻頂了,然而阿良腳已經廢了,於是分道揚鑣,他找車上去,我爬山,約好十點半回到嵩陽書院。
太室山,哈,就是嵩山派左冷禪的地盤,令狐沖上山還有瞎子圍攻,恆山派尼姑們還在山頂封禪台餐風露宿。
我在路邊買了早餐,邊走邊吃,幸好一路平坦,只是爬山的人還挺多,而且看來多是當地人天天來爬山的。
可能少室山太多遊客,當地人只好爬太室山。
真是健康啊!
平坦而中有小溪流,看著太室山,風景還不錯,只是角度不一樣,還是嵩山棧道感覺險峻。
走了三四十分鐘才到嵩山售票處,似乎只有我一個人買票,其他全是當地人。
我考慮了一陣子才買,畢竟來回只剩不到三小時。
售票處附近有聖池,相傳武則天上山時就在此飲用泉水,倒是不敢喝。
一路上坡都可見嵩山,可是這麼一來,彷彿峻極峰永遠也到不了。
而且昨天的體力經過一晚還沒恢復啊~
我已經感覺自己算很賣力前進了,半跑半躍,實在累的不行還是緩步爬階。
但聽剪票口阿伯說,到頂快的話三個多小時,慢的話四小時,來回三小時,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我也就認了,走到哪算哪了。
首先到老君洞、又稱老母洞,此道廟依山而建,越後越高,連高台都省了。
左右各是石製的金鐘樓,玉鼓樓,上有故事浮雕。
拜的是各式各樣的老母,有的聽也沒聽過,什麼玉蘭母、九蓮母、文殊母。
這裡是沒導遊的...

沿路多是道教寺廟,只有一觀音閣拜觀音,也不知何處出奇。
石壁上有"第一山"的字樣,不知道是不是真是米蒂所書?
值得一題的,中嶽行宮的門聯有"登峰何必全歸李"的字樣,一開始不知什麼意思,一想多半跟武則天有關囉。
遠遠的,可以望見峻極峰峰頂封禪臺了,果然有點像台。
有個亭的蹲瘠獸是八仙,挺難得。
看來已經無法再到下個景點了,只好回頭,豈料下山級快,九點回頭,四十分鐘就到了售票處。
剪票阿伯還記得我,或許我是今天唯一買票的...問我有沒有攻頂,怎麼可能...又不是會飛。
原來剪票口有車到嵩陽書院,不想再走回頭路,遂搭車,十元。
結果同車的三個阿陸仔一人三元,我卻十元,真夠賤的!

教訓五: 無論在哪裡,中國一定要殺價!!!!

下山看看地圖,了解路線,以後有時間的話,應該走這樣的路線。
在嵩陽書院走西邊的路上嵩岳塔寺、法王寺和月亮口,從我這條路的寺廟真的沒什麼。
兩條路在天爺廟會合,上登封壇、峻極峰頂上的封禪台。
之後從東方下去,可以經過二仙洞、嵩山天池、盧崖瀑布、映楓潭,從盧岩寺下
只是這樣一趟也不知道多久,看路程和我的進度,應該一天可以完成啦。

提早和阿良碰面,就去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前有耳熟能詳的李林甫寫的石碑,往裡面走,空氣清新,感覺比中岳廟和少林寺舒服的多。
所謂登峰儒釋道,想不到儒家的地盤最舒服,雖然建築的等級最卑微,灰色磚瓦,屋頂都是懸山硬山。
可能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不燒香。
這一點就差很多了,而且還有小竹林。
這裡有漢武帝所封的樹: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大小正好倒過來,但皇帝金口不能反悔。
其中二將軍雖然裂了,但粗的誇張,據說有四五千年樹齡囉。
曾在嵩陽書院任教的名人不少,司馬光、二程朱熹等等,可以說是宋代理學的發源地。
程門立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哈,可以說是少林有立雪亭,這裡有立雪門。
其中還有黃庭堅寫的石碑。

接下來的行程得從登封到鄭州,再轉開封。
到鄭州的車雖是走高速直達,但竟然在路上拋錨了,幸好已經到鄭州了,下了車叫計程車去火車站。
阿良打電話確定飛機,我則去買回北京的車票。
車站大排長龍,而且接近午休時間,有的售票口還喊出:剩下三人!的口號,害我緊張的要命。
因為一等午休,去開封的時間就耽擱了。
結果雖有買到車票,卻不是最快的動車。可是如果再排就無法早點去開封了。
心一橫,等回去前一天再來排,大不了車開比較久。

接著去客運站買去開封的車票,竟然沒得買!!
原來去開封的車不是在火車站前客運答,而是去二馬路客運站。
這一趟去開封超不順,搭上城際公車,走走停停,而且超擠,大陸仔又不排隊,幸好仍有座位,但得抱著大包行李。
一路上又熱又渴又餓,舔著舌頭想多生一點口水,更是同情非洲難民了,一樣的感覺在強數倍,而且一直持續。

坐計程車到事先訂好的永和賓館,原以為只是同名,沒想到樓下就是永和豆漿。
掌櫃的忘了我有訂了,幸好仍有房間,價錢也一樣,88。真扯,電話訂房難道都不算數?
設備良好,還有飲水機浴缸,就是沒電梯要爬五樓。
狂喝了水,馬上出門,竟發現大相國寺離旅館只有幾步之遙。

喝了水體力也恢復,再解決飢餓。
宋都御街第一樓吃灌湯包。其實還不到宋都御街,但也快了。
吃了三鮮和鴨肉灌湯包,還不錯吃,挺特別,就是渴了些。
吃了後精神大振,在路邊買了雪碧,攔了輛三輪車去龍亭!
五點關門,我們四點多趕著買票入場,只要進的去,賴著不走他們也沒輒。
門口有古裝女導遊,但太肥了,不然還可以僱一下,並以"師師"相稱,豈不美哉?
龍亭東有潘家湖,西有楊家湖,一濁一清,正是象徵潘仁美和楊家將。不過我也看不出兩湖清濁。
(其實潘仁美叫潘美,除了那次怯戰害楊業戰死,大致是個好官,而楊家將大概只有楊業兩父子強,沒什麼傳奇,
還有佘太君其實不幸佘)
兩湖各有小島,就沒上去了,只見楊家湖一堆人在游泳,連岸邊都一堆穿著泳衣永褲的居民,潘家就沒有了。
我們走在通往龍亭的小道,正好將兩湖分開。

吸引我們注意的,是個大概三十出頭的獨身時髦女子,正被一聽就知道是騙子男子搭訕,就是拍照收費的。
那女的竟然還雇了一個,最有趣的是,這女的喜歡找路人攀談,連阿良在龍椅上吃冰照相,也來取笑幾句。
(龍椅據說是泰山之石,趙匡胤拿來穩如泰山)

龍亭所在是以前宋朝的皇宮,但現在是清朝康熙所建,屋頂雖只是歇山重檐,但其下朱紅高台巍峨聳立,比紫禁城任何宮殿雄偉。
最近才複習複習宋朝的歷史故事,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太祖謎樣暴斃(殺人奪權?),太宗剷除傳子障礙太子卻因良心不安發瘋,伐遼失敗,楊業戰死。
真宗壇淵之盟之辱,轉以天授祥符自我催眠,仁宗身世(貍貓換太子的由來),狄青包拯,神宗變法,王安石、司馬光新舊黨爭,等等等等。
所有政治角力,歷史決策,都發生在這裡。
有點感動了。
另外有個蠟像館,不怎麼細緻,還有個貔貅館,不如去北京看。買了個五元的清明上河圖,明天說不定去清明上和園可以對照著看。
在宋王城復原模型上,瓦都是綠色,而且竟然沒有二湖,和現日模樣相差甚遠。

搭遊船去清明上河園,船在楊家湖走,沿途可見天波楊府和翰園,風光不錯,只是近黃昏。
船師傅說晚上清明上河園半價,沒想到這是舊消息了。
晚上更貴,因為最近開始了一個大型夜間實景歌舞劇,最便宜要169。原先計畫是傍晚到晚上來此,因為網上查是十點才關門,還算划算。
但價格提高這麼多,也就作罷。叫個三輪車去天波楊府碰碰運氣,如果還開著就進。
三輪車的大嬸看起來像壞人,一直說要幫我們義務當導遊,我們都不信,也不太答禮,想說到了就在售票處甩了她。
只剩二十分關門,沒法子,難得一趟,總得進去囉。

門口導遊一直說要講解,但楊家將的故事從小也看過好幾次了,而且也知道大都是假的,應該不需要怎麼講解。
據說天波楊府是是在以前天波府建的,只是剩下原先四分之一。
現在的天波府,建築都是新的,裡面就是一些粗糙蠟像。蠟像的故事實在不需要導遊講了。
有天波樓、點將台、不知道什麼池。據說裡面還有楊家槍譜,但從原先的三十六招失傳到二十五招了(應該從楊康失傳的吧)。
途中三輪車大嬸竟然追了進來,逕自跟我們講解,說什麼池後面是六郎裝死,郡主送飯,寇準脫靴跟蹤的地方,故事裡好像有這麼回事。
不過楊家將的故事大都在戰場,可以發生在天波樓的故事也不多啦。
還有個鐘樓,據說有大事發生時會不敲自鳴,當年發生了什麼故事就忘了。
逛了半小時就被趕出來了,不過其實也不值得逛太久,是賣故事的新建築,而我對楊家將的故事也不十分喜歡。
楊六郎、楊宗保和穆桂英的關係,很像薛仁貴、薛丁山和樊梨花的關係,故事太雷同就無趣了。

三輪車大嬸又帶我們去一家百年老店花生糕,可以試吃,酥酥甜甜的,買了一包9元。最後請他帶我們去鼓樓。
一路上她又講潘家湖濁的理由,原來是賣豆腐的把豆渣往裡面倒,潘家湖又比較小,當然就濁啦。
介紹了一下翰園(哇,什麼時候官員的家可以用皇室用的黃屋頂囉?),又去宋都御街看李師師跳樓的礬樓,看了一下晉商會館看古建築,遙望一下鐵塔。
最後面給她車資一共才5塊錢。結果,其實她是個好人啊!我們對她的語氣都不太好,真有點慚愧。
(雖然鼓樓小吃的花生糕一包4塊,但不給試吃)
在鼓樓吃了個QQ像果棟又韌多了的東西,冰糖紅梨,原想去又一新吃套四寶,卻因為只有二人不足一包廂而被拒。
那就吃馬豫興桶子雞,吃起來有點像甘蔗雞,但是是微溫的,不過我沒什麼食物品味,胡說而已。
有趣的是竟然用大算盤來算帳。吃不完打包,回去啃啃是挺好吃的。
步行回旅館。開封果真不大。
晚上去足療,胡謅我們是福州的廈門學生,也不知人家信不信。
走了好幾天路,總算舒服一下。

2008/07/31 嵩山少林、三皇寨、中岳廟

這天的行程完全被昨天的計程車司機搞的又累又多花錢。

一早起來,前往少林寺,有經過的休旅車搭載。心想一定不止一公里,花10元省時間。
果真如此,用走的話起碼半小時,而搭載的也不是好人,說十元,是每人10元。
河南人名聲臭,在登封到了極致,人人都想騙錢。
直接到了塔林,又有人想撈導遊費,死也不給,逕自參觀。
少林塔林埋葬了歷代高僧,從宋朝到現代都有,偷聽導遊,原來少林有方丈也有住持,功能有點像董事長和總經理。
塔林的塔有多種形式,有像北海公園白塔的寶瓶,也有像轉法輪的柱形,多是六角或八角寶塔。
不過奇怪,寶瓶狀的稱為覆缽式塔,不是喇嘛們在用的嗎?怎麼少林和尚也用?
有的還有中國風的斗拱加窗櫺,看不出所以然,也不知埋葬的高僧們的事蹟,照起來回去慢慢研究。
過了今天才知道,少林最珍貴的,其實就是塔林了。張無忌大戰少林三神僧,是在塔林嗎?

很多叉路,不知怎麼走,三皇寨是要去的,所以挑選了"三皇寨2km"這個路標前去。
路上有一掃地大叔,這是我們在登封唯一遇到的誠實好人。
他說現在索道沒開,而這條路趕著走,有機會不用收門票,如果還沒買門票的話,少林寺可以不用去了。

從少林上三皇寨的路程極為無趣,毫無風景,而且十分累人,走了一個半小時上坡石階,多虧了邪惡司機。
走到山上三皇寨風景區,正好八點半,索道正好開始運行,至少,不用走回去,可以走索道。
可是八點半,正好剪票人上班,來問我們要票,太早上山,沒票,只好各花十元買了一張兩塊的保險。
算是給了那剪票人過路費。
走在嵩山棧道上,近看嵩山風光,極為壯闊。華山之險領教過了,嵩山之峻也名不虛傳。
套句阿良的話:有震撼到。

我們是最早從這裡入山的,但是因為腳痠了,一直被趕過,不過也好,盡情領略風光。
嵩山之峻由嵩陽運動形成,極為陡峭的石壁如斧劈鑿,其實是經地殼擠壓,再由剝蝕作用達成。
據說,嵩山是中國最早露處海面的地方,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此時天空飄雨,雲霧繚繞矇矓,又有點黃山的味道,只是也擔心雨會變大,幸好沒有。
在鐵索橋附近休息了一陣子,吃了點心。正好遇到一對母子,小孩大概五六歲。
竟然以爬山來教導小孩做事要有恆心、有決心,實在太熱血了,讓我們嘖嘖稱奇。
過了鐵索橋,幾個走在我們前面的就折了回來,乍看之下果然沒路,更往裡走,原來有條較陡下坡道,遠看還以為是斷崖。
之後阿良肚子痛跑去找廁所了,跑得還真快,有時自己覺得走得挺快了還追不上。
之後的路上下起伏大,有些路又窄,途中有一線天、石門、懸天洞,但都比不上走在棧道上的震撼。
而從鐵索橋看到的無量聖殿,看起來挺近,孰料翻山越嶺,花了四十分鐘才到。而到了才發現在整修。
行至三皇寨,只見阿良笑嘻嘻的等我,看來已經解放完畢了,而三皇寨竟然也在整修...
不過此行的重點原本就是山,不是什麼建築。
翻過山後,天氣轉晴,藍天透過白雲,讓心情為之一振。崇山峻嶺在雲消霧散之時,既矇矓又清澈,不虛此行。

只是兩人腳痠成這樣,看來是走不回去了,眼下只有翻下山,多花點錢,從三皇寨登山口再坐車到登封吃飯,再回少林。
掃地老伯說山下有車,網上卻說很難坐車,就看運氣了。
山下雖有車,也是想坑人的,從一人四十,殺到兩人五十,但最後還是決定直接回少林,變成兩人七十。
這裡車少,花錢消災,誰叫我們昨天這麼笨被騙?

到少林的時候已經是大太陽的中午了,在門口商店街略作休憩,簡單吃了事先準備的糧食,抹好防曬,再次出發。
門口是寫著嵩山少林的白色牌坊,還有奇怪的灌木造型、梅花樁,看來十分商業。
從剪票口走到少林寺,還得二三十分鐘,幸好大致都有樹蔭。
沿途有些武術學校,有廣播在集合學生,也有短髮學生拿著清潔用品打掃,在這裡上學,倒也挺神奇的。
而且有個廣播很奇怪,說:有畢業生的班級,請到哪裡哪裡。
不是一整班畢業的嗎?阿良說會不會是一個師父底下的,都是一班,而大師兄才可畢業。
這樣就有點合理了,那不知道可不可以像星宿派,幹掉大師兄自己當大師兄?

少林寺很多人,但都是遊客,看不到啥武僧,寺前石獅呲牙裂嘴,和一般的莊嚴形象大不相同,或許也是少林武院的特色。
阿珂扭脫韋小寶的手臂,是在這裡嗎?
進了山門,往回看可見韋陀立杵於地,顯示不准掛單,這是河南行第二個韋陀。
往前看只見道旁一堆石碑,其中一個還是金庸贈的,寫少林秘笈,國之瑰寶,似乎是少林寺送他一本少林武功醫宗秘笈的答禮。
到了鼓樓鐘樓和大殿合圍的廣場,更見眾多石碑,其中最有價值的,當屬少林十三僧救唐皇的感恩石碑了。
碑上"世民"二字,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親筆簽名,潦草而有力道。
十三僧中,只有一人被封大將軍,其他不願在朝為官。
路旁導遊還說,豐賞的時候其實僧人們還是喝酒吃肉的,畢竟是皇帝賞賜的。
從此少林寺的規矩,就是在外可以喝酒吃肉,寺內才不可以。
所以虛竹在外喝酒吃肉,其實是不犯戒的...
此外還有混元三教九流圖,是一個圓形圖案,混合了佛祖、孔子、老子三人的像,三人合一,有趣。
這裡駝碑神獸多為贔屭,龍首、龜背、鳳爪,好負重,不像北京老是看到貔貅。
北京老說龍生九子,貔貅排行第九,這裡也說贔屭是第九子,到底誰扯謊,上網一查。
原來龍生九子的九子有好幾種說法,可是無論哪種說法,貔貅和贔屭都不是第九子...

大雄寶殿底為須彌座,四角有力士支撐,抱鼓石上竟刻有八卦、龍、兔、蛇和正在掠食的野獸,十分兇猛。
裡面的佛像背後應該沒有:先誅少林,後滅武當,惟我明教,武林稱王的字句吧?(被范遙刮了?)
九難是不是在這裡行刺康熙,擄走小寶?

殿後即是著名的藏經閣。(蕭峰追慕容博追到這裡,看來也沒追多遠)
藏經閣在一九一多年被某個軍閥石X三的燒了,真是渾蛋。著作的去留該由時間掏洗,而不是某個渾蛋決定。
嗚嗚,害我偷易筋經和九陽真經的夢碎了。
不過藏經閣還真小,最好是慕容博和蕭遠山躲三十年還沒被發現...
啊掃地老僧咧?

藏經閣後的"方丈"就是方丈接待客人的地方,經典台詞"得罪了方丈還想跑"就是這啦!
再後面的立雪亭可是個屌地方,那裡發生了從小耳熟能詳的立雪斷臂的故事,前有扁額
"禪宗初祖天竺僧,斷臂求法立雪人"
那天,天下起了紅雪,達摩在中土找到了傳人。(達摩心中OS:慧可這斯真夠狠,我再不答應斷的就是我的手啦)
最後的西方聖人殿不知道是幹麻的,畫了些和尚,像是在說故事,基底為兩層須彌座高台,底層的腰帶部分還有練武人像
該不會是易筋經練功圖??
有沒有六隻老鼠抬一隻貓跑到佛像背後呢?佛像背後又有沒有下少林的密道?

之後就沒什麼了,一些粗製濫造的木人說故事,還有少林賣藥的。
現在的少林寺其實挺小的,又商業化,建築頂多明清,賣的只是名聲和故事,如果只有少林寺,實在不值門票100。

P.S.如果有會打羅漢拳的鐵羅漢可賣,倒想買一個。

在少林寺門口休息一下,考慮要不要衝達摩洞,一問之下來回要三四個小時,少林寺五點關。
如果沒有上午一段少林上三皇寨的無聊又耗體力的路程,或許還可以一試,現在時間晚了腳又累,
再加上去一趟就看不了武術表演了,只好放棄,更何況,我還可以,阿良的腳已經完全不行了。
又罵一次昨天計程車司機的不道德,好不容易來一趟,說不定一生一次,這樣子欺騙,破壞了我們的行程規劃,只為多賺一點錢。
達摩洞耶,達摩面壁思過的地方耶,就這樣不能去了!

兩點半去看三點的表演,豈料差點進不去了,場地都已經關門,我們是請守門再打開才進去。
場內人很多,沒座位了只好席地而坐,旁邊是個法國美女,真不錯。
很擠很熱,幸好之前有買扇子,有幾個白痴小孩先在舞台上耍猴戲,家長也不管。
等了半小時開演,少林和尚表演各種兵器刀槍棍劍、拳法猴拳螳螂拳蠍子拳、羅漢陣、八段錦、童子功,頭碎鐵板,飛針穿玻璃等項目。
不是很新奇,但功夫表演就是這樣子囉。位子很近,這也是不錯的地方。
表演約半小時。

下山經旅館順便拿行李,請司機載到登封較熱鬧的旅館,豈料還是稍微偏僻,價格一樣,設備卻良好,可以住,但也不用推薦。
早知道就住事前預定的嵩山客棧,不過在昨天司機口中(是更偏的地方)。
卸下行李還有時間,補去中岳廟,搭個三輪車三塊錢就到了。
中岳廟是道教建築群,算是道教建築代表之一,道教建築比較沒有自己的風格,基本上就是模仿皇宮的配置,只是等級較低。
前門、正殿、寢宮。
這裡人較少,沒得偷聽,所以請了個導遊,導遊照本宣科,其他一問三不知。
告訴了我們:
中岳寺比少林寺大四倍,電影少林寺,還是在這裡拍。
前門模仿天安門,峻極殿正殿模仿中和殿,黃瓦紅牆。
遙參亭是懶得入廟的人下馬遙參之所。
四個鐵人是宋朝留下的,又稱四大神醫,摸肚治肚,摸屁治屁。
四進士碑一金三宋,可惜字跡已模糊。
嵩高峻極牌坊的大字是乾隆寫的(乾隆到處都寫,不希罕)。
峻極門一黑一白兩門神象徵陰陽,屁股下各有三足蟾和小鬼,想入山門昇仙卻被鎮壓於此,永世不得超生,又起支撐作用。
峻極殿門前矮台,是祭天之所,擺銅獅而非石獅,因為中嶽屬土,土生金。
另有四配殿,門前各放大石,象徵其餘四嶽。
中嶽山神聞太師聞聘,被姜太公和周武王封神,旁邊是方相方弼,追殺商太子。
(問:聞太師不是聞仲嗎?又重複一次:聞太師聞聘,被姜太公和周武王封神。
商太子叫殷郊殷洪,諒你也不知道。
難得看到方相方弼當神,倒有有趣,聞太師寶物禁鞭,幾乎所向無敵,不由得對中嶽廟感到親切起來。
可能聞聘是聞仲的字什麼的,也不深究,回去一查,根本是兩個人,聞聘還是屬於周的將領,和崇黑虎一掛的,
和其他四嶽被張奎封神)
寢宮是聞聘在床上睡覺,左右還各一尊,睡覺還有夫人坐著相陪,這個夫人還是武則天為了提高女權特別造出來的。
外面有琴棋書畫四個伺候。
導遊講解結束。
令外,主殿外圍有圍牆作用的廂房內有六十尊太歲木雕。
打完收工。

晚餐吃登封名產馬隨林燴麵,麵條是比較Q,但也無甚出奇,其他名產太遠就算了。

插曲:想用旅館的洗衣機,沒想到脫水機都壞了,害我們擰半天,房間也都濕濕的。
河南的電視台老是播少林寺傳奇和楊門女將,倒也符合當地特色。

2008/07/30 馬寺沉鐘,天子駕六、關塚英魂

白馬寺在洛陽東北,較遠,原想坐公車。
一問之下計程車也才三四十元,那就花錢省時吧,就怕到的時候還沒開門。
下了車就有人兜售香,一把一元,白馬寺可是中國第一寺,中國佛教發源地
第一部中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在此翻譯,東漢明帝就有了,燒個香意思一下。
豈料兩人買了之後竟分別被帶開,說要幫香開光(不是都只有佛像才開光嗎?),竟多花了十元。
阿良還花二十。

教訓三: 千萬不要跟陌生人進室內。

七點四十到,白馬寺剛開放,只有另一團遊客,感覺靜謐。
寺門口有宋朝留下的白馬像,紀念當年駝經書來此的白馬。
寺內青石鋪地,紅牆灰瓦,歇山重檐,不是等級特別高的建築。
笑迎遊人的彌勒,身後是韋陀天王,正好聽導遊解說,韋馱舉杵的方式,正顯示該寺是否允許雲遊僧掛單。
白馬寺的韋馱以肩扛杵,相國寺的韋馱雙手平持,都是可以掛單。
而少林寺立杵垂地,就是不允許掛單了。
寺廟建築都是沿中軸線分布,左右鼓樓鐘樓(馬寺鐘聲),中間的大雄殿(大英雄的簡稱)
後方的清涼台,原本是清?台,為了更涼多加一點水,所謂書法無錯字
是當時兩印度僧翻譯佛經、漢明帝讀經的地方,如今還標榜禪淨雙修。
清涼台上有昆盧閣,匾額是:金人入夢白馬駝經,讀書臺高浮屠地迥
不對仗,卻述說了白馬寺的由來。
兩旁是為了紀念兩印度僧人的同名配殿。兩印度僧終老於異國,只未弘揚佛法。
中央原是放生池,但太多人來此放生,所以改為許願池,投幣浮者增福,沉者添壽,卡在中間福壽雙全。
值得一提的是,大雄殿前一銅鑄壽桃,路旁導遊說是齊天大聖偷咬的痕跡,怎麼我看咬痕像是台灣?


來到白馬寺,本想買八本四十二章經,去拿鹿鼎寶藏,沒想到寺內一本就168,外面小販也沒得賣,可惜可惜。
從白馬寺坐56號公車到王城廣場,看天子駕六博物館,此為周朝的馬車俑,傳說只有周天子才能用六匹馬拉車,極為珍貴。
館內最珍貴的也就是這些馬車。
看了很感動。
只是馬的骨頭看起來挺小的,那時候的馬比較小。
而那些關於馬車的技術工藝,我是不懂的。
還有東周遷都介紹,原來東周初期就是在現在的王城公園上建城,後期則在白馬寺東邊,於是王城公園對我們來說,又有了新的意義。

王城廣場附近還有周公建東都的雕像,在一堆現在建築中聳立,挺有氣勢。
天天見周公,都在夢中,今天總算真的見了周公。

坐計程車到關林,豈料忽然下了場雨,傘壞了,撐起來彆扭,幸好一下子就停了,平添涼爽之氣。
關林對面的硬山頂結合閣樓式的建築千秋鑒樓不知是幹麼的,有趣的是蹲脊獸不是常見的騎雞仙人或龍鳳天馬之類的吉祥動物,反而是持槍而坐的武將。
關林的鐵獅子很像是明朝留下的,忘了。因為重點不在此,重點在牆上的兩石碑。
只聽別團導遊說到,右邊的石碑是岳飛替關羽畫的像,手持青龍偃月刀的形象,由此而來,還有岳飛金印。
兩代武聖交替,讓我們都振奮起來了。
沒想到導遊往左邊一指,說:這是關林的鎮館之寶。
一聽我們都傻眼了,還有比岳飛畫關公更屌的東西?
只聽導遊說,"這是關羽當年對曹操不告而別所寫的詩竹畫",兩人都驚呆了,果然是鎮館之寶...
不過又說,這是宋朝的時候才依照原圖刻上去的,真實度打了折扣。
關羽首塚埋了關羽頭,曹操厚葬的,但是現在的關林是明朝建的,可信度也下降,不過塚似乎是真的。
首塚前面一堆牌坊石碑,歌功頌德,讚揚忠義,頗具政治意味。
值得一提的,關林是中國唯一塚、廟、林合一的建築群。
主要關羽太熟了,沒啥新故事可講了。

離開關林,回酒店拿了寄放的形哩,搭大巴到登封,開始了登封的衰運。
首先到登封的車也是走走停停,比預估時間晚到。
叫了輛三輪車請他帶我們到指定的旅館,亂載,把我們放到不知何處。
叫了輛計程車,這個讓我們痛恨的司機,開啟了我們真正的衰運。
該司機車上有乘客,還轉回頭載我們,這是沒職業道德,我們沒察覺這點,實在太笨。
原先訂好了旅館在登封,豈知那司機這旅館很偏僻,晚上沒東西,不如住少林寺,又可以看僧人練功,又可以聽少林音樂大典,又可早晨上少林。
結果:不打表,直接超收,載我們到的旅館更偏僻,價錢更貴,房間設備簡陋破損,水跟小便般小,根本沒僧人練功,離音樂大典還有好幾公里,其離少林寺至少有三四公里,不是他說的不到一公里。
後來又說免費帶我們到永泰寺,下了車卻又要錢。
而永泰寺根本不值得一去。說是少林的禪院,沒啥人,三個公主曾在此修行,一個是達摩弟子,一個是永泰公主(非西安的永泰公主),另一個忘了。
比較珍貴的是菩提樹,為佛陀悟道的菩提樹種子,近貢給唐來種的,為中國唯一貢品菩提樹,另一個是永泰公主手植之樹。
就這樣,行程都被破壞了,明天的路線也被破壞了。
原本打算從三皇寨登山口上山,坐纜車下山到少林寺,再從少林寺回登封,如今可不知道怎麼走,無論怎麼走都得多花錢,而三皇寨聽說計程車少,到時又被坑。
而今天的中岳廟行程,也因此沒了。
原想鐵了心退房,不料押金30,住宿160,如果退房竟然只退30,而非160,這樣的押金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黑店!


教訓四: 決定了住哪就住哪,不要聽信計程車司機的話。

晚上這裡鳥不生蛋,隨便找東西吃,少林三寶,有些菇類和人工素料,普普。

另外,登封這裡的武術學校還真多,甚至家門口有個廣場就可以招生,還有一家釋小龍武術學院。
少室山腳下,果然人人練武,五尺之童就能身懷絕藝。

2008/07/29 城下一聚,龍門石窟

快六點出門,路上攔計程車去火車站,竟然不願意去,只好背著行李花二十分鐘走去。
買了最近一班去洛陽的火車,通過行李檢查,進了車站。
還有時間,坐下來吃早餐,餅又硬又沒味道,豆漿沒豆味更沒甜味,只有燒焦味。
熱的要命!尤其在背大包行李走了這一段之後。
火車到點了還沒通知剪票,又過了十分鐘,毫無動靜,連delay多久都沒說。
一查該火車是從超遠的地方發車的,在不能確定火車何時會到的情況下,我們決定改坐大巴。

教訓一: 絕對不要買不知道從哪裡發車的火車票。

買了大巴,上車前才知道到洛陽需兩個半小時...
路上一直停,乘客上上下下的。

教訓二: 買大巴一定要買可以直達的車。

如此一延誤,比預計晚了兩個小時才到洛陽,如今只能用金錢來彌補時間了...
坐了計程車到王城公園附近的頤和公寓酒店,掌櫃的根本忘了我有訂過房了。
幸好還有房間,房價也和我問的一樣,一晚88,17樓,在一小社區內,設備俱全,值得推薦。
一對老夫妻二十四小時服務,看起來挺和善,實際也是。
放了行李抽空抹了防曬油,急急忙忙的出門趕進度了。

原本公車路線都查好了,但為了趕進度,就搭上了計程車,去汽車站轉車。
師傅建議直接坐去龍門就好,大概三十多元。
一聽,還可以接受,就怕騙人,為了時間寶貴,硬著頭皮就衝了。
路上我跟阿良講陳慶之洛陽神話的歷史故事,又想到我們城下一聚歷經困難後終於實現,不由得熱血沸騰。
這是洛陽!
沒想到到了龍門才28,幸好有坐。

到了龍門已經十一點,很熱,在商店街花十元買了洛陽牡丹扇拼命搧,才覺得涼爽。
門票80,還包括香山寺和白園,花了十元租語音導覽,一定要租,講解很豐富。
石窟集中在西岸,依表情可略微看出年代,較呆板的較早,屬南北朝
晚期的越趨神聖,似笑非笑。
大大小小的佛龕,各有特色,佛像有坐有立,有莊嚴有含笑、觀音有慈悲有性感、力士有精實有威武。
有的是樂隊伴奏,有的是千佛拱繞,佛龕有穹頂有平頂,窟內有單面龕,有三面龕。
有石獅站崗,有寶塔佇立。
神佛足下有須彌座、有蓮花座、有高台、有小鬼。
有全身已脫離石壁而獨立的,也有卡在石壁上的
而這些石像身型圓潤,反映了當時的審美觀,珠圓玉潤。
其中一觀音號稱中國維納斯,身形婀娜,梅蘭芳為飾演天仙以此為靈感。
教派也有不同,有密宗的千手觀音,也有禪宗的西土19祖(第十九祖即為中土禪宗初祖達摩)。
修建人也有不同,上至皇帝武則天,下至平民商人。
有的已達以神分而不以形分的藝術境界,有的還在摸索階段。
各個較大的石窟,還稱作寺廟,有的以前還有屋樑結構,和石壁交互成形,可惜如今盡毀,不然倒是極有特色的建築。
其中最著名的是奉先寺,當然跟呂奉先沒關係,據說還是武則天拿她的胭脂錢建的,傳說中間的佛像還是以她為藍本。
大多介紹龍門石窟的圖片,都是採用奉先寺。

來到東岸已過下午兩點半,西岸背光,很難照相,所以要遊龍門,最好早上去,從東岸遊。東岸的石窟少,且較裡邊。
原本下午還有安排關林,眼下就走一步算一步,隨心遊覽,不趕時間了。
而且大熱天的走上走下,汗出如漿,體力耗費甚大,行走更慢。

到香山寺得爬幾百階,到的時候簡直快不行了,坐在樹蔭下乘涼,聽聽講解。
香山寺曾荒廢過,曾經經過五次修復,所以現在的建築較新,而區區鐘樓鼓樓,底座竟然用上較高等級的須彌座,有點看不過去。
香山寺和幾個名人有關聯,其一是武則天,她定都洛陽,修龍門石窟,東岸的香山寺自然得遊歷遊歷,也得修一修發生一下逸事。
另一個與香山寺結下深厚緣份的正是香山居士--白居易白樂天,基本上他後半輩子就住在這了,還和一些老頭組成香山九老,並用元稹留給他的私房錢重建。
元稹死前,託人請白居易寫墓誌,並以畢生積蓄為酬金,兩人的情誼,實在超越了一般人的友情甚至愛情。
聽到此處,不由得想起見紫薇花憶微之這首詩了。
老蔣和美齡以前也在這住過,這就沒啥好提的了。

香山寺的後門可以通往白園,內有白居易的墓,由於實在太累腳太酸又太渴,沒什麼感覺,就覺得裡面樹很多,終於比較涼了。
一直到琵琶行詩碑前,坐了下來,慢慢的、一字一句的,把琵琶行從頭到尾唸了一遍。
以前背的滾瓜爛熟,現在卻斷斷續續。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的琵琶女,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大詩人。
勾起一幅幅曾經想像的畫面,曾為之黯然的情緒,無酒無茶,以這樣的情緒悼念,不亦可乎?
不過其實,白居易的比起其他大詩人算是很順遂了,李白杜甫幾乎一輩子都是顛簸流離。

離開了白園,要回到龍門入口拿解說器的押金,又走了好長一段,路上買了瓶礦泉水,簡直是甘露。
出龍門,已過關林的開放時間,儘管很近,卻不得其門而入,反而不趕時間了,坐53號公車到老集的真不同吃洛陽水席。
累翻了,車上睡了一覺也就到了。
真不同離老集公車站牌極近,兩步路就到。是老店,木桌木椅。
點了網路上推薦的洛陽燕菜、洛陽肉片和洛陽熬貨(一些內臟),又叫了籠湯包(也就是小籠包)和雪碧。
從來沒喝過這麼好喝的雪碧,極為順口。
而三道菜果然不負水席之名,湯湯水水的,味道不同,各有特色,燕菜酸,肉片甘,熬貨鹹,差異極大,但味道又不會太重,值得一吃。
就兩個人吃而言挺多的,三個人差不多,早知不點湯包。

酒足飯飽,搭9路去王城公園,似乎不收門票,就進去晃了晃。
大陸的公園老是一堆人,打拳寫書法踢毽子,還讓阿良鑑識一下太極球這玩意。
王城公園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之上,遍植牡丹,可惜非季節,牡丹大概五月的時候就都沒了。
除此之外有河圖洛書石刻、牡丹仙子像,逛逛也好,正好把明天的行程挪到今天,於是明天又可以去關林了。

2008/07/28 與天賭命,贏了

順利通過了三大考驗:台胞證在機場發現忘了帶、班機延誤、行李丟失。
剩下最大也是最終的考驗:鳳凰颱風。
我可以說是在鳳爪的縫隙中逃過了一劫:一直到check in的時候班機還不確定能不能飛。
當飛機升空的時候,我的心情只能用"爽"字來形容。

此後一直都很順利,看看書、等起飛、等降落,我早已習慣坐飛機了。
鄭州機場在新鄭,到鄭州還得坐民航大巴,大巴坐到民航酒店,下車就有計程車來拉生意。
有了經驗,理也不理,逕自攔了輛計程車,打表去酒店。
鄭州的酒店是阿良訂的,阿良前一天就已經到了鄭州,也已再鄭州玩了一天。
酒店很偏,連計程車師傅也不知道在哪哩,還得問櫃檯小姐,價格不低,房間又小,不值得推薦。

因為沒吃晚餐,就和阿良去附近解決。吃了河南的名產五香兔肉和燴麵。
五香兔肉是涼菜,味道跟雞差不多,燴麵便宜又大碗,但並不特別好吃,畢竟只是小店。

原來阿良今天去了河南博物院:沒開、商城遺址:小土丘、二七紀念塔:阿共
一怒之下就跑去看黃河,還花一百元僱了個摩托車小弟,去了炎黃大頭像、漢霸二王城和三皇廟。
聽說黃河是很壯觀,但炎黃大頭和三皇像都是後來才放上去的。
漢霸二王城雖然就歷史故事角度超震撼,但也只剩個土堆,空留現代的霸王舉頂像數英雄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