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2008/06/22 終南山之翠華山

最後一天,原想早起去終南山,醒來卻發現下雨了,很敗興。
實在想不到地方可去,最後還是決定搭車到翠華峰看看,可是這麼一拖拉就晚了。
整理行李check out,坐公車到城南客運搭往翠華山的車,約四五十分鐘。到翠華山已是十點左右。
撐著傘隨意走走,朝著應該是登山口的方向前進。空氣很好,走起來也舒服。
但實在太多民宿和農家菜了,而且招牌都是清一色紅色,樣式也一樣,所差店名而已。
雨中散步的缺點就是鞋子浸水,腳很難受,而且漸漸的全身會溼答答的,更不敢把相機拿出來。
走了一小時才到達翠華山入口。入口有不少人,多是旅行團的,安排好行程所以下雨仍得來。
躊躇著要不要進去,又耽誤了時間。最後又穿雨衣又撐傘才進去。

地上溼滑,腳步沉重,還有泥濘,卻沒看到什麼很特別的風景,就是有些可教學用的特殊地質現象。
幾萬年前山崩的痕跡,一路上滿是直徑約兩三公尺的大塊落石。路途遙遠,而我下午還得趕去機場。不敢太深入。
在這短短的兩個多小時翠華山之行,印象最深的只有一處。
那是因巨岩阻隔空氣,造成兩三公尺的路途,竟有極大溫差,這得親自體驗才會覺得有趣了。
原還想繼續走,實在怕趕不上飛機了,就提前回去了。
到西安之家借了個房間換上乾衣服,舒服多了,馬不停蹄的趕到鐘樓,搭三點半的機場巴士。
結束了西安之旅。

2008/06/21 終南山後,活死人墓

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今天的行程,出發到西安之前都還沒訂,到底要去終南山翠華峰,還是前往尋找虛無飄渺的活死人墓?
然而,作為金庸控的我,最後還是決定去找活死人墓了...
由於對路程、時間都沒概念,所以今天也沒安排其他行程了。

要找活死人墓,首先要到重陽宮,要到重陽宮,得從城南客運站搭車到戶縣,再由戶縣去祖庵鎮。
幸好草場坡也有公車到城南客運站,而城南客運站到戶縣的班次也多。
所以我也順順利利的來到了戶縣,戶縣入口家家戶戶的圍牆還有農民畫,想不到這麼偏的地方也要發展光觀。
到了戶縣總站下車,不知道怎麼走了,只好坐計程車。
起跳價嚇到我了,竟然只要2元。
比較難的一點是開口:師傅,把我載到重陽宮。
重陽宮離戶縣也是有段距離,都已經這麼便宜了,還是花了十幾塊錢。
一路上農田農舍,十足就是大陸農村,來這麼偏僻的地方,既興奮又有點害怕,有郭伯伯初次帶過兒去重陽宮的感覺
祖庵鎮的感覺像菜市場,有點髒亂吵雜,重陽宮就在菜市場之中。
但一走入重陽宮,感覺和髒亂吵雜都隔離了。
一個乾淨又安靜的地方。
重陽宮冷冷清清,遊客只有我一個。只有幾個道士和打掃的阿婆,讓我不由得連腳步都放緩,以免打擾到他們生活。
重陽宮為王重陽所創,是道教三大聖地之一,號稱全真祖庭,原本規模和佔地都比今日大上數倍。
現在看來是衰微了。
重陽宮內還有田地,可能因為香火不足,還得自食其力。
宮內有七真殿,供俸全真七子,居中的是馬鈺,果然是大師兄,其餘諸位金庸小說內也有登場。
另有重陽寶殿,有大型王重陽雕,建築樣式都是明清以後的建築,和所看過的佛寺建築也很相似。
連寶塔也有。不知道怎麼分。
只有從御道上的太極八卦圖才可知道是道教。
小龍女白衣飄飄,雙劍力戰群魔,是在哪裡呢?,楊過單臂獨劍,勇挫金輪法王,又是在哪裡呢?
雖是小說情節,仍是忍不住感動了起來。

重陽寶殿之後有小碑林,可說是全真教的歷史紀錄,送末元初的石碑群,刻寫刻畫了已融入射鵰英雄傳的歷史。
有王重陽親筆的如夢令,趙孟頫書寫的"勒賜大重陽萬壽宮",七子的事蹟時刻,尹志平親筆石刻。
成吉思汗對七子的封賞的石刻、七子像,重陽真人像(出自祖師婆婆手筆?!)
還有一石刻,正是射鵰中成吉思汗叫書記寫給丘處機的信,非常文雅。
另外還有些石刻,也是出自成吉思皇帝聖旨御寶,用字就比較粗鄙了。
什麼邱神仙,什麼喫酒喫肉,"我前時已有聖旨文字與你來教",非常語焉不詳,應該就真的是成吉思汗的用語了。
在此流連忘返,就像是曾在北京國子監榜單石碑上尋找歷史名人的熱情。
碑林之後有個寶塔,塔的八面刻有重陽事蹟,這些圖案很像在金庸小說最前頁有看過,得回家查才知道了。
其中當然包含王重陽在活死人墓修行的圖案了。
重陽宮的最後有重陽真人的墓,挺特別,由石磚堆砌的小丘,墓應該有修過,不怎麼舊。

重陽宮逛完了,又到了最難的地方,得開口問守門人:請問活死人墓怎麼走?
靠,我是洪凌波嗎?
守門老先生的口音超重,我只聽懂兩三成,只能自己猜。
到路口問賣水果的,也只有個方向。
鄉間小路,完全沒路標的啦,走來走去的是田地,什麼時候轉彎啦?
問問看路上騎腳踏車的老頭,沒聽過。
兩個提著甕的阿嫂,總算知道了。正好順路,就跟著去。
阿嫂的鄉音超重,跟我說的話聽懂兩三成,兩人自己交談的話,聽不懂一成。
媽呀。丘處機這陜西老道是怎麼跟北方大漢郭嘯天楊鐵心溝通的呢?

走了幾公里,有個十分不起眼的小廟,泥牆磚瓦,古老殘破,匾額上是"重陽成道宮"。
大嬸說這就是了,我半信半疑,走了進去,還有人在洗衣燒飯,深覺得自己是擅闖民宅呢。
殿裡頭又有王重陽神像,殿後就十足是民宅了,有人在洗菜,還真不敢進入。
只是真有活死人墓的石碑,還有小矮廟,對聯是"寂然眠地穴,一窮獨朝真",橫批"活死人墓"。
但活死人墓的石碑竟是一九八八年閑閑老人重修,真是沒感覺。
正好有人從內堂(重陽大殿)走出來,問活死人墓現在還在嗎?
答曰:還在。又問:在哪呢?答曰:就在這啊!
見我一臉疑惑,才說,在石碑的地底下,看不到了。
呼,至少沒找錯地方。
而在神像的附近,有對重陽成道宮的說明,原來活死人墓的石碑真的有,還是趙孟頫寫的,只是年久損毀了。
而重陽成道宮,就是建在王重陽成道的地方,也就是活死人墓。
所以,這裡的確是活死人墓...只是,和我想的差.太.多.了!
我還以為至少會看到個大墓...

不過這裡環境還不錯,沒啥污染,多數人都騎腳踏車,閒步在這裡很舒服。
回戶縣的鐘樓,找不到計程車,坐了一輛震動的十分厲害的三輪車,也才十五塊。
在戶縣晃晃,吃了午餐,就坐客運回城南客運站了。

下午沒安排行程,那麼去陜西博物館。由於臨時起意,之前沒查好路線,只好坐計程車。
但這裡計程車很便宜,到了也才十二塊。
出乎所料,陜西博物館竟然不用錢,但需要憑證件領票,一天限量所發票數,很不錯,這樣就不會太擠。
陜西博物館真的要去,館藏之珍貴豐富,遠遠超出我期待,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真品,而且可以照像,哈。
可惜太早關門了,而且寄行李的櫃檯竟然比博物館早關半小時,豈不逼我早出來?
其中我對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盤最感興趣,盤中雖沒裝水,卻看起來有裝水,現代還不知道當時怎麼做呢。
故宮一比就遜色了啦。

回到西安南門,登上了城牆晃晃,挺寬敞,有人在上面悠閒地騎自行車,不知道騎車繞西安一圈多久?
玩至此已阮囊羞澀,不用花多餘的錢,在城牆上走走就好了。
城牆都已是明代城牆了,沒啥懷古感覺,胃口已被漢唐文化養大了。
但從城牆往下看,看書院門,看鐘樓,居高臨下,看看西安城,也是不錯。

晚餐步行到回民街平娃烤肉,點菜的方式是:店家端出烤好的肉沿桌叫賣,要的人自己拿,最後以吃剩的鐵串計價。
我等了半天,上了兩盤都輪不到我,也沒人招呼,還得自己去拿鐵盤承肉。
心想下次一定要拿到,服務生一出來,連看是什麼菜都不看,直接說我要,結果是超貴的烤魚,一隻三十,
根本沒人和我搶。
心中很嘔,烤魚也不會太好吃,也吃不飽,只好再拿了幾串牛羊肉,一餐感覺沒吃到什麼就花了42,真賤。
周六公車人多,怕有扒手,還得坐計程車回去,這餐花的錢真多。

2008/06/20 馬踏匈奴, 乾陵女皇,法門珍寶

個人非常不喜歡參加旅行團,靜靜欣賞的時間都被壓縮了,令人不爽。
但西線景點分散,公車路線又沒規劃好,想在一天玩完,只能參加旅行團,不然就得花大筆錢包車。
好處是完全不用擔心交通,一路舒舒服服,正好適合累累的華山歸來隔天。
由於是散客拼車,皆各地遊客就得花一些時間在等待上面,到達第一個景點咸陽博物館,已經九點四十幾了。

咸陽,秦首都,非常有歷史的城市,從西安往北渡過渭河,即是咸陽。
"渭水穿南,宗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
小時候學過山南水北為陽,咸陽以此為名。
咸陽博物館展出一些秦漢文物,如金餅、權衡的"權",鑊,有濾水功能的下水道水管,
最主要的展出是漢代兵馬俑,可能是周勃的陪葬,秦始皇兵馬俑寫實為主,漢代的寫意為主,說的好聽,也就是做的比較粗糙。
更不是真人大小,大概七八分之一吧。
但顏色至今不褪,可見上色技術有進步。而以騎兵為主,可見兵制的改變。(雖然我記得是周勃以後的漢武帝才以騎兵為主,但也不用深究)
兵馬俑有各種服裝,可見階層和民族,及當時人因不同功能而有的不同服飾,值得一看。
只參觀了20分鐘左右。

第二個景點是茂陵博物館,網上查的西線很少有包含這裡的,這也是我選這家的原因之一。
茂陵,漢武帝劉徹陵墓,秦皇漢武,一個北擊匈奴,間接促成羅馬滅亡的皇帝。
附近更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金日磾等名人的墓,更遠還有劉邦呂后蕭何的墓。
這個地區就是著名的五陵,所謂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這些墳場以前可是繁華一時。
茂陵博物館不在茂陵上,而在霍去病墓的正上方。霍去病墓仿祁連山地形而建,以柏樹代百廟。
景點有去病廟、去病石。
而最著名的景點當屬馬踏匈奴石像,作為研究漢代藝術的重要文物。
霍去病和去病石的故事,車上導遊和館內導遊講的略有不同,比較常聽到的是漢武帝聽到哭聲驚醒出汗病癒而賜名的版本。
這些墳頭本身沒什麼可看性,一些石雕年久風化,又是寫意為主,難以看出要表達什麼。
但是這些人物的名聲和故事,卻是從小就知道的,對於自己能踩在霍去病的墳頭上,真有種熱血沸騰的感受。

第三個景點就遠的多,靠近武則天的乾陵了
沒什麼意思的景點,就以前修乾陵的人沒被陪葬,卻得世代守墓的一個小村。
一個很有歷史的古老的小村(也沒多少文化),卻被韓國人花錢請居民離開,買下來改造做觀光景點。
還弄了些不三不四的造景擺設。
中國政府也不管,很爛!
最珍貴的應該是居民和風俗吧。遷走居民,拿一些小模型就當是保留風俗啦?
還放了隻熊給人拍照,不知所謂!
唯一可看的就是居民留下的窯洞啦,真的是夠涼的,只是居民都搬走了,也沒剩下傢俱,很空洞。
不過坐在隔壁的小姐還請我吃蘋果,算是賺到啦。
但後來才知道她是實習導遊,一開始混在裡面裝遊客,之後也開始幫導遊聚集散客。

吃了貴貴的午餐,同桌有武漢來的,問一下景點,就是岳陽樓,以後可以去去看。
買了幾粒好吃油桃,集合去看乾陵。
乾陵有翁仲當守門,61無頭藩臣像,無字碑,述聖碑。上網都可以查來歷。
乾陵像個仰臥的女人,墳頭為頭,往反方向看是乳房,更遠還有腳趾頭。
乾陵未被挖掘過,相傳盜墓賊想挖都是雷電交加,武則天在保佑。
可是其實是墓穴入口做的好,和以往陵墓不一樣,盜墓賊找不到。
墓既然未被盜,這又是天下唯一兩皇帝同葬的墓。
挖開後說不定可成為第九大奇蹟。可是政府當局為免技術不好,破壞古蹟,現在都還沒開挖。
而所以,也沒啥可看性了,就是聽故事遙想古人。
乾陵可以看的出武則天挺特別的,既不陪葬,陵墓又獨具巧思。
只是殘忍的一面就在下個景點,懿德太子墓顯現了。

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據說死時才不到二十歲,據說是議論祖母武則天的後宮生活,而被杖殺。
武則天死後,太子的老爸才幫他正名,並找了個剛死的貴族少女冥婚合葬。
太子墓被盜過,盜墓賊的通道現在還可以看的到,棺木也有被敲開的痕跡,估計是唐末被偷的。
墓穴通道的兩旁彩繪已被保存,現在的是模仿的。珍貴的東西都被偷了,只剩下唐三彩。
墓室很小,也沒有其他通道,非常沒可看性。
而太子和太子妃的骨頭,破損的十分厲害,現放在西安交大。
就聽到同車有個女生,說曾經在學校看過。

此行的最後一個景點法門寺又在更遠的地方,寶雞,睡了一覺才到。
先去參觀舉世聞名的法門寺珍寶館。
珍寶館文物的發現十分神奇,是八零年代因為法門寺塔塌了,清理殘骸時發現竟有地下宮殿。
地下宮殿的文物竟有兩千多件,是從唐代保存至今的。
從唐代的盤點清單去對寶物盤點,除了絲綢類的已腐朽,其他一件不少。
更發現佛祖的指骨舍利!也就是唐韓愈諫迎佛骨書的那個佛骨!
指骨有四,其三為影骨,但都用七層極為珍貴精巧的容器層層包裝,看那雕工花紋,就可知其價值。
還有唐代特別為佛祖打造的純金禪杖,更是佛教界等級最高的禪杖。
珍寶館展出的是珍寶,而指骨舍利放在法門寺。

進去法門寺塔,不但見到了佛祖的舍利,往下還可以看到地宮,但是卻不能進去了。
法門寺歷史悠久,唐朝有多位皇帝來過,舍利子每三十年出關一次,可見珍貴。
只是其實佛教迎合統治政權,有點世俗化了。
甚至江澤民(還是哪位?)來時,住持還說他是來法門寺的第七位(還是第八位?)皇帝了。
導遊如是說,我心裡也暗笑,果然中國台灣一個樣,把總統總理當皇帝,真是扯屁。
不過叫駙馬啦稱龍穴啦,這種台灣媒體的說法,多少有點諷刺的意思。
這裡就變成讚揚了?

行程五點結束,接著就是搭一兩小時的車回去了。我在鐘樓被放下車,正好可以去吃樊記肉夾饃
也就是泡膜的餅皮夾肉,肉碎又嫩,好吃。但昨天的華山到今天還是腳痠,早早回旅館休息。

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2008/06/19 華山之巔


吃過早餐,買了雙手套、礦泉水和沙奇瑪。

到東山門買車票和華山門票,搭車到了索道下站,已是七點半。

坐在我旁邊的是個怪老頭,喃喃自語自顧自笑的還唱歌,惹人側目。

沒想到坐纜車還是跟他一對一,幸好他還不至於來煩人。天空陰陰的,氣象報告說午後會有雨,倒有點擔心了。

華山基本上全是岩石,一層層像由刀斧所劈削,綠色的部分多是從岩縫之間長出的矮草。自古華山一條道,在經過人工修築和智取華山之前,由於山勢過險,很難發現其他的路上去。


華山的形狀像蓮花,由東南西北中五峰所構成,金庸的五絕於華山論劍,是否就是從此聯想?


由索道到北峰,也就是跳過了智取華山道這段,將一兩個小時的路程濃縮至七八分鐘。古時候是沒有智取華山道這段路的,登山都是從華山門,經千尺幢、百尺峽上來的,也就是我原先打算的行程。而智取華山道是當年共產黨打國民黨時所發現的一條路,還創下七八個人俘虜一百多人的壯舉。



從纜車下車五分鐘,到了智取華山的紀念亭,還有個自然生成中國地圖的怪石頭(老母雞版)。

不過上面只有海南島,沒有台灣,哈哈。由此分兩條路,一是通往北峰,一是經過擦耳崖,可到東南西中四峰。到北峰頂不用十分鐘,北峰有金庸題字的華山論劍,還可遠眺其餘四峰,只是天仍是灰灰的,沒有菱角分明的光影對比,也不像雲霧繚繞的夢幻仙境。


擦耳崖聽說有經過拓寬,所以也不是窄到得與對面的人擦耳。崖壁上從古至今,都有人刻字,但古人似乎比今人有誠意,比較有美感。目前的路還不是很險,除了有一段得手腳並用抓著兩旁鐵鍊,幾乎垂直而上,七八十度吧,這一小段好像叫天梯,這時候手套派上用場了。有個大學女生還是嚇的哭出來,不過也怪不得她,我爬上去後往下一看,也是膽顫心驚。但只要專心著眼前的部份,不要亂看,其實也不會害怕。到都龍廟的路上有些巨型怪石,臥牛石啦日月岩啦,都可以看看照照像,但往往路太窄了,無法好好取景。

都龍廟的對聯是

雲霄雷電霹靂震震霈(上雨下甘)霖,河漢汪洋江湖滔滔波浪湧

字體是用八卦的爻組成,看來挺有趣。

從都龍廟往上是蒼龍嶺,都龍廟是龍頭,遊人像是沿著龍的背脊行走,可想像其險。據說韓愈爬到一半腿軟大哭,投書求救,所以現在還有韓退之投書處的字樣。

我和其他遊人們緊緊抓著路旁欄杆,步步為營,不敢放手,但我仍是忍不住四處亂看拍照,這樣的險峻太少見了。

蒼龍嶺不是唯一到金鎖關的路,飛魚嶺複道也可到達,而從蒼龍嶺往左看,的確可見宛如飛魚的石壁。過了蒼龍嶺,可看到關中八景之首仙掌崖,即東峰東壁,為巨靈神仙掌。

李白有詩贊曰:巨靈咆哮劈兩山,洪波奔流射東海。

到金鎖關的時候才九點四十五,我心想,說不定也不用這麼久,早知道從玉泉院上來。後來才知道,考量到我的體力,幸好沒從玉泉院上...



金鎖關是通往東西南中四峰的隘口,也算是登四峰的起點,我也不休息,直接朝西峰前進。

往西峰會經過一個鎮岳宮,有道士在裡面種菜,兼之吞雲吐霧,看來挺悠閒。

能在這種地方修道是挺不錯,但還得靠著抽菸來放鬆,就有點遜了。



通往西峰頂的路途會有一段走在懸崖絕壁之上,雖有欄杆護著,感覺還是挺驚險。尤其是遠方隱隱傳來雷鳴,更為自己的前途擔心。西峰有寶蓮燈劈山救母的故事,那是大石頭押著女人形狀的凹痕,還有守身崖,空絕萬丈,傳說有孝子捨身救雙親。西峰頂有個烏龜探海之景,有塊懸空突出的石頭,有人走在上面照相,看起來超驚險,都不怕斷掉。我珍惜生命,可不敢亂來。



從西峰走到南峰不遠,而且路很好走,就像一般登山的山林道,可看的比較少,但遠山近樹,賞心悅目。但朦朧朦朧的,沒雲沒霧,感覺一層灰,使遠山的魅力下降不少。中間有個煉丹爐,是後來蓋的,感覺像是騙錢的。這段路走起還很舒服,只是我不知怎麼,一直有鼻涕,很難過。南峰頂是華山之巔,海拔約2155公尺,附近最高,真的是一覽眾三小了至此已經十一點半了,烏雲有點散,鱗狀雲透著些許藍天,陽光時有時無,有的時候還挺曬的。我在華山之巔隨意繞繞,看看華山左近的山,都是石頭山,卻也不知什麼名堂。找了個如佛龕的小山洞,避開陽光,吃了頓午餐喝喝水,感覺無限暢快。


這就是華山之巔!我就在華山之巔!



休息過後,往東峰前進,途中岔路,穿過南天門,可前往長空棧道。長空棧道對我來說是個挫敗。那是一條貼著石壁垂直移動的路線,身上還要綁繩子,繩子斷了就真的是萬丈深淵了。經過長空棧道,可到達一個有古代遺跡的山洞,從山洞可以看到許多原本看不到的景點,如思過崖等。想去,但真的腿軟,走了一上午山路本就有點腿軟了,一從這麼高往下看腿就更軟了。原以為自己已經能完全克服恐懼感,不會因為恐懼有做不到的事。這樣的信心卻在今天崩盤了。我回到了南天門,鼓起勇氣,又再一次前往長空棧道的入口,30元。一想到粉身碎骨的慘狀,衡量一下現在的體力,似乎沒有辦法處理緊急情況,又退了回來。前往東峰的途中,真有孬種的感覺,想想真是喪志了,一點豪情也沒了。



東峰有迎客松,華山劍法蒼松迎客就是由此而悟,還有下棋亭,鷂子翻身。鷂子翻身也是30元,是通往下棋亭必經之路,感覺並不怎麼可怕,就是要花錢。而在長空棧道的挫敗,就算有鷂子翻身也補不回來,也就罷了。下棋亭聽說是趙匡胤將華山輸給陳摶的地方,據說上面還擺著當年的殘局,沒去也不得而知了。



中峰又是玉女峰,豈不是古墓派祖師婆婆的地方?上面有個道觀,裡面供了玉女。身旁有一童子和少女,難道是楊過小龍女?當然不可能。據說這裏是蕭史乘龍故事發生的地方,那是神話,當然也不可能。至此五峰都遊遍了,大概下午一點半,腿也酸的發抖了,而且抖的厲害,開始往回走了。


一路上卻是挫敗的心情,而且腿也抖的難受,舉步維艱,幸好是下山。回到金鎖關後,不走老路蒼龍嶺,走飛魚嶺。從金鎖關下山也走了一個多小時,到山下時又渴又累。回到旅館,領了寄放的行李(住這竟然寄行李還要錢,真黑),搭上四點回西安的客運。最晚回西安的客運是五點,其實還是有些地方沒走也來得及走的,就怪我體力太差、膽子太小,有了遺憾。



在車上睡了一覺,體力有點回復了。車子回到西安火車站,我轉公車回草場坡西安之家,請櫃檯幫我問了明天的西線行。價格和網上看的差不多,也懶得自己去找旅行社了,聽櫃檯說又是大旅行社,就訂了。安置好後,開始晚上的行程。



晚上是想去鐘樓吃吃東西,並趕在九點前去大雁塔廣場去看噴水表演。於是又搭公車去鐘樓,依著事先查好的美食地圖,去德發長吃餃子,很多人,也很多老外,小菜價格不便宜,就餃子還行。我點了一份三鮮餃子,大失所望,口味一般,皮還略厚,在承德吃的乾隆餃子館好吃多了。一份餃子也讓我六七分飽了,真是失策!再去回民街吃賈三灌湯包子,也是人多老外也多,叫了一籠羊肉湯包,汁都噴出來了,皮薄餡多,值得推薦。但也有人說只是一般,見仁見智吧。一份水餃和一籠湯包就夠撐的了,都算是主食,再也吃不下了,喝了杯酸梅粉泡的酸梅湯,腳再也沒力氣了。打道回府,結束一天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