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桂林2008/3/30伏波山


費用
早餐 5~10
兩日住宿 248
伏波山公園 15
到機場 40
機場回公寓 35


星期天,鬧鐘不靈,特別晚起,快八點才出門。班機在中午,也沒什麼地方可玩,步行去附近的伏波山公園,雖然桂林早在秦朝就設立了郡縣,我倒是不知道馬援曾來過桂林,對於馬援的印象大概只知道他是東漢人,馬革裹屍成語的發明人(真方便,一死直接是"馬"革裹屍了),打過南蠻。桂林以前是南蠻地帶,說不定真來過。不過這裡關於他的傳說很唬爛,一聽就知道是編的,一箭穿山,一劍斷石。

公園外有馬援立馬彎弓的雕像,弓箭的方向不會就指著穿山吧?這樣的話導遊們就可以拿來嘴砲了。另有有一群阿公阿嬤在打拳,感覺挺幸福的。伏波山公園最主要的就是伏波山,其他沒別的什麼東西了,伏波山就像是一個平地拔起的大岩石,由於附近也沒有其他等高的山或建築,所以從江上看去十分筆直顯眼,固有伏波晚照之稱。

山頂有石階可達,我們去的較早,只有另一團遊客,而那團遊客先去參觀伏波山底岩洞,所以上山的就我跟Alan。石階的坡度陡峭,有點飄雨,地上濕濕的挺危險,所以我們走的特慢,腳也特別容易累。成了上班族後鮮少運動,這樣的坡度就讓我腳有點抖,真是羞愧。從山上往下可看見江面有浮著幾片綠洲,有個綠洲上還有個小廣場,真不知道誰會去那種地方。雨漸漸變大,睡太晚急著出來竟忘了帶傘,就沿來路下山了。正好進岩洞躲雨,而剛剛那團人也正好從岩洞出來,參觀起來還不用人擠人,挺愜意的。

洞裡又有馬援持劍插腰的雕像,一摸竟然是像是塑膠做的,很輕很不結實的感覺。雕像背後有些金佛直接嵌在石壁上,感覺挺特別的,但是旁邊竟然擺著供人放生用的烏龜,還寫著放生對自己和子孫家人的好處,教人看了很噁心。

離開這個佛洞,又有另一個可以摸了增加福氣的東西,(是水還是石頭?)既拜馬援,又拜另一個科舉制度下每次考試都考一百分的桂林人,都是可以增加福氣的,因為一個長壽,一個考運佳。

岩洞內有好幾條路,其中一條通往試劍石,也就是相傳馬援砍斷的石柱。除了這個傳說之外,還有個傳說是當試劍石上下相通,看到的人會好運,好像又是個考試考得好的故事。

試劍石在江畔,有給人照相收錢的魚鷹,也可以看到有人在游泳。這些游泳人彷彿就是給觀光客們看的,一直在岸邊游來游去徘徊不走。試劍石旁見一小洞,好奇進入,沒想到是唐代留下的佛教石刻,有點像電視上的龍門石窟,當然規模小的多,但卻是意外之喜。小洞漸窄,只有一個人過的空間,走著走著,竟又通到了烏龜放生的洞穴。至此伏波山大概參觀完了,另外有一個付費設施,叫做"飛躍漓江",可以用纜繩將人們快速運到剛剛從山上可見的小綠洲,這種東西不玩也罷。


走回去收拾收拾,等著計程車來接我們了,一路平安順暢,本想買買桂林產的西瓜霜,但似乎各大藥局也買的到,就不浪費錢了。回到住的地方,大概才下午兩三點,但想到隔天還要上班,遊玩的心漸漸冷了下來。
一部分桂林的圖片放在http://picasaweb.google.com/lawlojohn/nabpOH/

沒有留言: